2015年6月6日

雙腳的旅程


昨晚,受邀參加6月份編輯地方報的準備會議(上次來是3月)。到達會場,小小會議室內坐了一半以上是我第一次認識、小有知名度的(如將參選立法委員的助理)人士。

看著手上工作人員列印好的會議議題,接著聽到主持人的發言,有摸不到腦袋的感覺。而後接著被會議主持人點名,要我發表目前政治上議題的看法時,我直言指出自己有"被設計了"的感覺。接著表明了自己參與這場會議的初衷與行事/參與的原則後,也同時表明對離題的討論,自己將會離席,不再參與。

聽完其他在場人士的看法(多數人表示不對政治議題上發表意見)後,主持人的發言,卻仍回到他有興趣的議題,繼續下去。我只好起身,離開了。

文化深耕、地方事務、社區發展等等的議題,需要的是公民們的熱情與實質參與。自是地方文化事務的經營者,面對主持會議的召開時,會議主持人更需要事先釐清會議的主題、想要的實際成果,多讓公民的熱情與行動受到鼓勵與發展空間。若是只執著在自己的議題與意見,缺乏激發民眾參與能量的技巧與能力,現代公民的雙腳,在選擇停駐的議題與時間上,早就不是主辦單位能限制的了。

2014年12月26日

JHP 讀書會兩年回顧

2013年的2月開始,選擇了以閱讀為學習的媒介,邀請商會友人一起來參加JHP讀書會,共同探索屬於個人的深度成長。

今年初,讀書會夥伴們共同選擇了『改變,好容易』這本書一起閱讀。夥伴之一Kathy,更是自告奮勇的將讀書會過程做了圖文並茂的紀錄。(閱讀文章,請按此)

而我自己在協助Kathy整理文字翻譯的過程中,也意外地將塵封12年的記憶片段,找了回來~~~~


2003年初,任職的公司在印度舉辦亞太經理人年會,45位與會經理人,其中12人報名一項Elephant Polo (騎大象打馬球)消遣活動。這當中只有2位女性,一是來自德國的全球公關副總裁Madeline,另一位則是我,屬於亞洲人力資源代表。

Madeline與我得知抽籤對抗分組結果,我倆都同屬一隊時,我倆還互相嘲笑說,沒經驗的我們可能是本隊輸了這場球賽的貢獻者。


一小時的賽局結束後,吾隊以3:0獲勝!更讓眾人跌破眼鏡的是,我獨得2分獲得最佳球員獎】;另一分則是因我的助攻,終場前讓Madeline一舉將球打進球門。也因此,Madeline與我共同獲得合作無間獎


就在年會結束,各國經理們互道珍重再見時,Madeline眼裡閃著亮光,緊握我的手,謝謝我鼓勵她參加Elephant Polo的比賽,她在這場球賽所獲得的激勵,是自接任公關副總裁一職以來最好的禮物!就是在這當下,我確認了我的職涯轉換是個智慧與成功的決定。也是這緊握雙手的時刻,讓我在冷酷職場中掙扎時,感到溫暖的記憶片段之一…..


~~~~
回顧當初為自己的引導工作所設定莫名的自我挑戰,讓JHP讀書會持續進行了兩年,過程中看到持續參加的夥伴們,多了熟悉、多了信任、更多了分享與為自己的改變採取行動的勇氣!

好像,不只是我一個人通過了這個莫名的挑戰,也是所有讀書會夥伴們共同經歷了自己的改變過程。當Kathy的文章連結接到後,好像,看到這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有了不同樣貌的連結,也如當初與Madeline互道珍重之後,各自踏上回程時,帶走的是新旅程的溫暖祝福。

2015年,想讀甚麼書? 想做甚麼? 有哪些新的朋友、組織、社區正等待我們去認識、影響、進而產生質變?…. 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 從哪個先開始? 怎麼選擇?…


2014年9月23日

不一樣的公關活動



過去的經驗,一個3小時的公關活動,多半是排排坐聽長官的致詞、得獎頒獎者輪番合照、媒體不停地按下閃光快門熱鬧有餘,事後卻不記得當天的出席者說過甚麼、做過甚麼。所以,當主辦單位邀我協同規畫今年度友愛日的活動時,好意外!


主辦單位分享過去三年舉辦年度活動的初衷、經驗、與期待後,我建議了一個引導流程。當我解釋完引導大綱時,活動籌備者臉上滿是狐疑的表情,但是【從我到我們的感恩故事確認為活動主軸後,也確認了歷時2小時讓50位來賓一起說故事的時段。


9/13的下午,當我們踏入了活動場地時,也是我開始觀察與收集感恩故事素材的開始:工作人員殷勤的招呼、透過麥克風傳來悅耳的聲音、40幾位與會來賓陸續到來、視障音樂人與他黑亮的導盲犬、樂器二胡拉出多拉ㄟ夢的旋律、來自原鄉原民的美味、一家四口有三人的作文得獎、國小女生說:我們的故事有要坐救護車『阿嬤,你可以這麼演』、黃隊隊長說:『我們一共有12人!』、『阿姨,那我有沒有得獎?』


45位與會者,在2小時內,由不熟識到共同完成,3個與"跌倒"有關(巧合?)的感恩故事、3場戲劇表演、3幅圖畫。而身為活動流程引導者的我,也要感恩的是:全然信任與協助的主辦單位(至善基金會)、奠下專業引導良好基礎的同行好友、渾然天成發揮互助合作的準至善人、以及提供足夠活動空間的場地。
相信,在這片土地上認真生活的至善人,會在世界各地,發揮深遠的影響力


2014年9月11日

活在「不再」與「尚未」之間

還記得當初決定移居淡水時,房屋仲介帶我去看的第一個公寓大樓,就是位在沙崙路上。日後,雖然選擇在離沙崙路不遠的現址定居,但是依舊喜歡路經沙崙路時,每每感受到的悠閒與恬靜。時光飛逝,成為淡水人,也有14個年頭了!!!

幾個月前,同是淡水鄰居的工作夥伴問我:「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淡水河出海口處有座跨海大橋,你會有甚麼反應?」記得當時我的連續反應是:「怎麼可能?」、「怎麼可以?」、「怎麼辦?


9/10上午,在某市議員參選人的fb頁面上,看到交通部要在淡海市民活動中心召開淡江大橋施工前公開說明會」,即刻將既定行程做了調整,下午準時參加了這場說明會。聽完主辦單位的簡報、出席的地方首長與現任民意代表的發言、回應民眾的提問後,發現自己有生為淡水市民,竟被公然污辱的感受;而逐漸被激起的憤怒情緒,一直延續到晚上冷靜下來之後,腦中充滿了? ? ?

當時出席說明會的市民,有多少是住在淡江大橋出口端的沙崙路與中正路附近的居民? 你們對這個施工前說明會,有甚麼理解與疑問? "環境影響"的定義,只有"自然環境? 現有的住戶、交通狀況、建築物等,藉著淡江大橋的興建會受到影響? 還有週邊的聯絡道路的設計還未準備妥當,交通部為甚麼急就章地開說明會,告知年底開工?

不論你是否出席了這場施工前說明會,是否直接受到淡江大橋」興建的衝擊,身為淡水的居民,是否注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已經「不再」是我們原先所理解與擁有的? 又有甚麼是隨著淡水發展的腳步,應該到位卻尚未發生

9月到12淡水的未來,誰決定? TAT論壇(活動內容)每月一次的主軸。9/16週二,誠摯邀請關心淡水地方發展的居民來談談,處在這個「不再」與「尚未」之間,有甚麼是我們可以做的,讓這"之間"的距離盡快地縮短? 期待各位的到來,與我們共同探索


2014年6月12日

揚帆啟航

今年3月開始的讀書會,我們承諾要一起做些改變!

陽光的她,在五月的讀書會中缺席了。向她的工作夥伴探詢了她的近況,直覺這樣的缺席,需要更深入的釐清與關心... 回家後,收到簡訊的她,快速的回應了見面邀約。

心忖,她的負面情緒顯然要找出路...

透過她的敘述,感受到的是被壓抑的情緒! 



聚焦她的自省,看到的是一股上揚的能量。



昨天閱覽傳訊軟體的訊息,隨著她的興奮,想像她重新在職場上,即將揚起的帆...




陽光的你,隨著風帆,盡情遨遊在職海中吧!






(自喜,今年啟用的智慧手機與通訊軟體,讓我們的距離更短!...)



2014年5月31日

引導者在團隊裡的角色

自從2002年開始接觸與學習引導者這個角色與工作內容後,常常會需要向人解釋,引導者都做些什麼...

我經常是邀請發問者來參加現成的活動,或就依據發問者及其工作團隊的需要,開始籌備一個場合,讓發問者及工作團隊親身體驗與定義這個角色的服務特色!

近年,藉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以及國際引導工作者組織的努力,我們有了一個圖文並茂的影片能在四分鐘內介紹引導者是什麼。



看完了影片,想進一步親身體驗一場由引導者策畫與設計的活動嗎?
6/21 就有一個好機會,歡迎一起來參加 TAT論壇, 讓我們 一起共渡一個,談談淡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下午!


2014年5月30日

TAT 論壇 - Truth About Tamsui

當你聽到『淡水』一詞,會讓你聯想起什麼? …..

當我們說到『淡水』時,我們是指那個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山(大屯山)河(淡水河)環繞,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的地方。


每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生命、生活都有不同的體會與詮釋;對自己居住、求學、工作、甚至談戀愛的地方,也都會有些不同的認識、體會、與期待。不論『淡水』,一詞對你的意義為何,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分享對淡水這個地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們期待透過系列式的對話時段,能持續的與大家交換對『淡水』的認識與期待;逐漸釐清對目前淡水地區實際發展上的需要,一起勾勒出對淡水的未來社區發展的可能方向,並且共同努力實踐,創造未來淡水的發展藍圖。

請按我報名,及前往報名頁面,

或者,請與論壇引導者們聯繫, 按此查閱引導者簡介

蕭燕如 0921-958-194 電子信箱: jessie9.hsiao@gmail.com
徐繹喆 0921-058-283電子信箱: vincent@ikuai.org

由引導者們替您網路報名!
............................................

  • TAT 論壇:: Truth About Tamsui 是個以淡水地區為主的對話與討論的空間。
  • 紅蘿蔔筒:讓參與者具體表達支持這個論壇能夠持續與落實討論內容的心意。

2014年3月8日

我是淡水人- 4


這些年擔任社區管理委員的觀察與學習,有著五味雜陳的感受

喜:絕大多數的鄰居,是真心的關心社區,他們用言語、行動的讓社區管委們知道如何監督物管公司的服務品質與要注意的地方!

怒:少數的住戶,無視社區共識與規約,恣意而為、還理直氣壯的挑釁管委們的智力、耐力、與執行力。

哀:有些住戶,臭味相投,還不明究理的一個鼻孔出臭氣,讓住戶大會中的討論陷於膠著、空轉、謾罵


樂:經過邀請、溝通、找方法,多數的管委能將個人的想法與做法公開討論,也能落實監督工作,讓社區的總幹事與警衛人員能穩定地在社區內服務!       (另文記錄請按此)

憂:應有9位管理委員的管理委員會,仍有服務意願缺缺的住戶被選出來

這些社區內的現象,相信存在於每個有人居住的社區內! 每個社區,也會因住戶的組成與參與社區事務的程度有不同的應變方式。社區裡有些想法、共識也不是三言兩語或是3~5年就可以釐清與解決的。所幸,社區內投資戶的比例低,絕大多數的住戶都是要住在一起超過10~20年的鄰居,能找到有意願服務的鄰居、透過持續溝通與調整共事的方式,持續地釐清需求與干擾,組成歡喜服務、甘願承受的社區管理委員會,還是可以期待的!
.
.
. to be continued...

2014年3月7日

我是淡水人 - 3

200812月,是這個新社區剛交屋的第三個月,而在當時的開發建設公司仍保有全社區二分之一的產權時,我就搬進了社區,成了當時的20位住戶之一(全區206)。當20096月依法要成立社區管理委會時,具有天生好分享、有話就說、有事就幫忙個性的我,理所當然的志願成為第一屆9位管理委員之一,也開始了我學習如何在社區服務的心()旅程!

回想這5年裡有3年擔任社區管理委員的日子裡,可說是我認識不同成長背景、生活習慣、為人處事風格的鄰居的學習高峰! 現在想想,如果我當時沒有志願擔任社區管理委員,就不會對我是淡水人這個身分的深刻認同與體驗!


住家社區內的眾人之事不外乎是:凝聚居民共識、住家安全、環境衛生、與設備維修。後三項,只要社區內有適當的監督共識與價金,都可以找到專業的物業管理與保全公司(物管公司)來代勞。唯有凝聚居民共識一事,卻是需要所有住戶的參與、溝通、規劃與因應社區成長的調整或改變! 也因為社區內人多意見多,社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這個統籌機制,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to be continued...

2014年3月6日

我是淡水人 - 2


當我們同一個社區,是甚麼干擾了我們,讓我們無法傾聽與理解鄰居? 
為了什麼當別人的做法與自己的不同,就是他心有不軌? 
在社區的庭院裡,我如何吸引鄰居,聽我暢所欲言? 


凝視著自己在2007年為了即將搬入這個新社區時,做的一個夢想拼貼,想著這三個問題... 同一社區裡有206住戶,鄰居們想要如何相處? 對於敦親睦鄰,個人有哪些假設? 如何讓鄰居們將興趣轉成行動?





漸漸地...我看到了自己可以服務與行動的方向....


.
.
.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