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自2003接受一家美國跨國公司的委任,成為它們台灣分公司的行政顧問,負責監督與執行該公司包含總務、財務、人力資源的行政工作。
該公司的營運單純,在台員工主要負責亞洲的產品銷售與技術服務的職務。經過美國總公司的亞洲產品經營策略的不斷修正,以及台灣分公司草創期的紛擾,銷售與技術服務的員工相繼自美國總公司與台灣分公司離職。自2006年開始,負責銷售與技術服務的員工已全然是一新的組合,且有穩定的工作績效。
2006年第四季開始沒多久,Jessie收到一封來自業務部門A協理(40歲, 到職10個月,負責亞太地區的業務)的email,詢問有關高速公路通行費的事項。同一天也接到負責技術服務K經理(54歲,任職18個月,由A君審核其業務費用)的來函,同樣的詢問道路通行費。Jessie心想,此二人已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且到職多月,怎會對此小金額(NT$400)的費用仍有疑問?
Jessie帶著好奇心,個別詢問兩人對通行費疑問的來龍去脈,發現原來二人的工作相處上,已有一段時間的暗潮洶湧。各自利用機會與職權讓對方的情緒失去平衡,且兩人都抱持著「不是你走人就是我離職」的心態,進而影響分公司業務的推廣與技術服務品質。Jessie除了向總公司的人力資源副總裁通報此狀況之外,11月也獲得總公司的支持與同意,進行兩人的一對一的教練輔導,期望能藉此調解兩人間的歧見。
在兩人的教練輔導過程中發現,雙方都是為了能有好的工作表現,但用了無法讓對方接受的溝通方式,才會讓彼此的誤會加深。亦因為各自專注於本身工作的細節,失去了對整體工作績效的關注;又各自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向工作同仁與層峰尋求支持自己的威權,才讓兩人在相處上每下愈況,劍拔弩張的讓微不足道的事上點燃戰火。
Jessie的調解方式除了讓雙方說出自己的關切重點之外,也讓彼此聆聽與瞭解對方的想法、作法。另外在12月間,Jessie也安排讓負責業務及技術部門的所有同仁進行為時一天的溝通工作坊,讓大家在安全的氛圍裡,學習自己的人際風格是如何的與他人不同、描述目前的工作現況與需求、找出自己可做的改變,來共同營造大家都希望有的工作環境。
除此之外,身為行政顧問的Jessie,也建議兩位當事人的直屬主管,保持中立的態度,讓兩位當事人好好思考各自的角色與責任。
2007年剛過完新年假期,總公司的人資副總裁,來函詢問兩人的相處近況。Jessie 除了得到兩人正面回應,兩人並且共同帶回赴韓國業務考察後的好消息。得知兩人能有如此的改變,Jessie十分的開心,也為自己不必替總公司執行解聘員工的任務而慶幸,當然更替總公司省下大筆聘用新人的費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