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助產士
沒有必要的時候智慧的領導者絕不插手。團隊會感覺到領導者的存在,但往往團隊會自己運作。次級的領導者多做多言,後面總有一大群追隨者,而且喜歡成為一派宗師。更次級的領導者利用恐懼來激勵團隊,並以強勢來克服抗拒力。那些最令人敬畏的領導者才有最糟的名聲。
記住你只是在引導另一個人的歷程。這不是你的歷程。不要介入。不要控制。不要突顯你自己的需要和見解。如果你不信賴對方能走出自己的歷程,對方也不會信任你。
想像自己是個助產士,你正在幫助另一個生命的誕生。雖然有功,也不需炫耀。引導正在發生的事,而非你認為應該發生的事。如果你必須主導,主導的方式必須讓這位母親得到幫助,同時感到自在,並且知道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
等到小孩一生出來,母親將會正大光明地說:「我們母子終於辦到了!」
(摘自「領導之道」一書)
**** ***** ***** ***** ***** ***** ***** *****
然後我們分組進行了對這篇文章的讀後感想的討論:
- 與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志工服務的聯想
- 分辨自己是何種領導者
- 志工服務的團隊需要的何種領導者
- 自己在志工服務團體中需要學習與調整的是哪些
第一組的報告:
- 想起自己為母親與青少年的期的孩子相處 >>信任不插手
- 次級與更次級領導者>>還仔小仍須多作多言甚至用恐懼領導,但後果方法期盼自己能更上一級
- 多做少言,尤其是不必要的話語
- 雖然有功, 也不需炫耀>>應該默默付出,多言必失
- 因應不同的人、事、物時,場合、情境會出現不同的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期許自己成為智慧的領導者
- 我們的經驗分享發現這組綜合文章內提到類型:有多作多言、使恐懼型、民主型、、、
- 志工服務需要領導型需要眾志工信任與敬仰者、多做少言、多言少做
- 我們都需要學習與調整的是: 接納「行為」
- 因材施教 – 家庭 按孩子的年齡分屬
次級leader – 生活 工作 - 令人敬畏的領導者 (對老大)
- 能聽入各種言語,卻能統整,做別人沒想到的事
- 不要想 就去做 以自己的專長 勇敢發揮
我想在竹圍國小的家長志工們, 除了服務之外也能有機會讓彼此經驗交流,這也會是一種學習與成長的方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