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

如何持續地從事喜歡的工作



在過去的管理工作及近年從事團隊引導與教練輔導的工作經驗中,有關職涯規劃的議題中最常見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適何自己的工作?並且持續的做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

不論這些工作對象的年紀與工作經驗,我都會建議他們從最基本的三個問題開始自我探索起:

「我能夠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願意做什麼?」

「能做什麼」是「喜歡做什麼」的後盾,我們常從能力與性向兩方面來了解自己能做什麼。能力是一個人從學習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性向是指潛在能力,是一個人如果經過訓練或學習後,可能會有的知識與技能。衡量自己能做什麼,避免眼高手低,考慮自己的未來是很重要的。

「喜歡做什麼」是與個人的興趣有關,一個人的喜愛會隨著時空而有所改變,但影響職涯決定的通常不是「幻想式的喜歡」,像小孩子喜歡當影片中的英雄一般,也不是休閒活動的喜愛。興趣是能夠以此為志業、終生樂此不疲的,即使不是他所熟悉的研究領域,依然興趣盎然,不斷地請教發問,展現出的熱情。這就是所謂的興趣,它反映出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一件活動或工作的經驗。

「願意做什麼」就是「你看重什麼」。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反映,價值是一種有系統的內在標準,可以反映出你對事物的重視或排斥的程度,間接影響你處理事情時的取捨標準。

這三個問題看似容易回答,但仍有不少的朋友往往就停頓在此,無法繼續自我探索,甚至停止會面。當然,經過認真探索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觀後,以及數次與我面對面的認真討論,重新展開自己的職涯發展的也大有人在。

整理自己的工作記錄時,發現那些能重新展開自己職涯發展的朋友,都有的個共通點:那就是願意透過自我省察坦誠的面對自己、誠懇地聽取他人的回饋與意見,在釐清自己的能力與性向所在後,鼓足勇氣展開新的嘗試旅程。

其實目前坊間有不少的書籍與問卷可以幫助個人達到自我探索的目的,也有不少像我一樣的教練從事協助個人做職涯規劃的工作。不妨問問自己是否願意誠實的面對自己、重新的認識自己的能力與性向、再找一位(或多位)你信任的朋友或專業教練協助你,再次檢視自己,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據此做的職涯選擇必定會更合理,更適合你自己。


在此祝福那已經展開新的職涯規劃與生命旅程的朋友們:

心想事成,一帆風順!

Jessie 遙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