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五(11/9)將某智能發展基金會李修女要附在年度評鑑的program summary 傳給她,也算是替基金會今年所進行的『組織發展』暫劃上一個休止符。那些以文字所敘述的,僅是將會議日期、參與組別、引導師的簡介、與議程依序記錄下來;但無法以文字呈現的,則是當時參與員工所使用的肢體與聲音的語言、團隊互動的各種動態、個人當時的感受、活動前後與進行中的情緒張力、基金會成員與執行長的直接對話、引導師之間的互動與合作等種種面相。它們仍是今年與基金會進行組織發展引導工作的日子裡無法磨滅的記憶。這其中有非常多的是自己的學習、擔憂、掙扎、與選擇。
學習的是:與兩位意志堅強的領導者的對話、和引導團隊共同設計適當的議程、協助主辦人排除心理障礙與行政困難、與小組長會談、和其他引導師之間的互動。
擔憂的是:如何讓兩種言語不十分通順的長者們溝通順暢、一邊傾聽又一邊思索適當中英文字彙的翻譯、引導團隊夥伴的參與意願與投入。
掙扎的是:要不要在不同情況下,扮演不同角色、如何意識與照顧自己的情緒需求時,還能持續進行與引導團隊與主辦單位的對話與探詢的工作等等。現在回頭看看,也驚訝於自己當時的想法與選擇。
綜觀種種這些已發生的事件,身為引導師與教練的我,在這段日子中又親身驗證了---無論組織或個人在發展上都需經歷一些過程,實際的走過它,才可能有將來的發展空間:
學習的是:與兩位意志堅強的領導者的對話、和引導團隊共同設計適當的議程、協助主辦人排除心理障礙與行政困難、與小組長會談、和其他引導師之間的互動。
擔憂的是:如何讓兩種言語不十分通順的長者們溝通順暢、一邊傾聽又一邊思索適當中英文字彙的翻譯、引導團隊夥伴的參與意願與投入。
掙扎的是:要不要在不同情況下,扮演不同角色、如何意識與照顧自己的情緒需求時,還能持續進行與引導團隊與主辦單位的對話與探詢的工作等等。現在回頭看看,也驚訝於自己當時的想法與選擇。
綜觀種種這些已發生的事件,身為引導師與教練的我,在這段日子中又親身驗證了---無論組織或個人在發展上都需經歷一些過程,實際的走過它,才可能有將來的發展空間:
- 有需求,但需求是什麼? 能說得清楚的是什麼? 未說出口的是什麼?
- 提出邀請,讓吸引力法則開始工作。根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的內容引述,吸引力法則:當你衷心渴望某種東西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 避免當局者迷,找個信任的局外人幫忙釐清現況與隱晦不明之處。自己仍負責做選擇與採取行動及面對結果。
- 檢視自己的心態與思考模式,有哪些是自己先要克服的? 為什麼此事非我不可?
- 規劃與準備,有計劃也要能時時修正,有準備不見得就能走在成功之路上。但無計劃與準備一定無法讓自己達成目標!
- 只要不是將就他人的要求,『現在』,就是最佳採取行動的時間了!
Jessie 記於晴朗的秋日午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